香港,现战感加密梦遭遇现理想丰满实挑实骨
去年万圣节那场金融科技周活动还历历在目。当时Sam Bankman-Fried(SBF)的虚拟形象在舞台上侃侃而谈,信誓旦旦地认为香港有望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但一年后的今天,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加密大亨正在美国接受审判,而香港的加密梦也遭遇了现实的无情考验。 记得就在去年金融科技周过后没几天,FTX就轰然倒塌。紧接着,JPEX诈骗案更是给了香港加密市场一记重拳——15亿港元资金人间蒸发,28人被捕。这些事件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人们对香港成为加密中心的热情。 说实话,香港的处境挺尴尬的。一方面想通过监管给行业正名,另一方面又担心管得太严会吓跑企业。这让我想起了迪拜的教训:当年也是各种交易所蜂拥而至,结果监管一收紧,大家立刻作鸟兽散。加密货币企业就是这么现实,哪里政策宽松就往哪里跑。 我采访了几位业内朋友,他们普遍反映牌照申请实在太贵了。德勤的合伙人Robert Lui给我算了笔账:申请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牌照至少要6000万港币!光是找专业人才跟证监会对接就够头疼的,更别提还要养着月薪20-30万的IT团队和律师顾问。 前定量分析师Joseph Wang跟我吐槽说,这个申请流程简直是个"黑箱"。小公司想要申请,得先通过中介跟证监会反复沟通,直到对方点头才敢正式递交材料。这种"玄学式"的审批流程,让很多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现状不尽如人意,但业内大佬们还是对香港充满信心。HashKey的COO Livio Weng告诉我,他预计2024-2025年将迎来新一轮牛市。Victory Fintech的Donald Day则认为,真正的突破在于找到数字资产的独特价值主张,比如实物资产代币化就是个不错的方向。 说实话,看着香港在加密这条路上艰难前行,我不禁想起其他地区的教训:萨尔瓦多的比特币实验、迈阿密的加密狂热、马耳他的"区块链岛"梦想...这些地方都经历过从疯狂到冷静的完整周期。现在的香港,也许正在经历这个必经的阵痛期。 说到底,加密行业的全球扩张就像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香港能否最终实现加密中心梦?这可能取决于它能否在监管和市场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毕竟,太过宽松容易滋生乱象,太过严格又会扼杀创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从狂欢到萧条:香港加密市场的跌宕起伏
牌照门槛: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未来展望:黎明前的黑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风云变幻:降息预期升温引爆美股狂欢 黄金黯然失色
- 比特币生态的下一个财富密码:这几个NFT项目你别错过
- 星灵神兽:开启你的元宇宙财富之旅
- 区块链开发者必备神器:解密a16z押注的smlXL核心产品
- 股票代币化:金融创新还是监管雷区?
- 比特币多单精准狙击!400点利润轻松落袋
- 这5个加密货币,可能是下轮牛市的大赢家
- 风起云涌:去中心化期权的崛起与挑战
- 以太坊2.0质押系统或将迎来重大变革:V神的UTXO构想引发热议
- 比特币的华丽转身:BRC-100协议如何重塑DeFi格局
- Web3时代的金融变革:香港如何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 当区块链遇上现实:一场理想与投机的大逃杀
- 9月16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观察:市场或将迎来关键转折点
- 深度剖析Hifi Finance:当DeFi遇上固定利率借贷
- 周末加密市场大狂欢:MEME币暴涨23倍,究竟谁在笑谁在哭?
- 香港虚拟资产这一年:从观望到狂热再到理性思考
- 区块链游戏迎来重磅玩家:LUKSO携手虚幻引擎开启新纪元
- 在香港开区块链游戏公司,这些法律红线千万别踩!
- 从走地鸡到金凤凰:KSM如何上演市值逆袭大戏
- 解密加密货币合约: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双刃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