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盛宙浪改变的思卷香江人类潮席元宇一场宴未来
都说元宇宙是未来,但这个未来到底长什么样?9月16日的香港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第三届湾区元宇宙大会像一场及时雨,浇灌着我们对数字世界的想象。 走进会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场论坛的嘉宾阵容也太豪华了吧!《雪崩》作者Neal Stephenson虽然没能亲自到场,但通过视频连线给足了面子;联合国数字安全联盟理事长李雨航刚从纽约联合国总部赶来"云端"参会;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潘毅谈起数字人就像聊自家孩子一样亲切... 香港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主席郑定向的开场白特别打动我:"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看《哆啦A梦》时对任意门的向往吗?元宇宙正在把我们儿时的幻想变成现实。"这番话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这代人正站在历史转折点上。 最让我惊讶的是大会现场见证了联合国数字安全联盟元宇宙委员会的成立。李雨航理事长在视频中说:"元宇宙不能只是少数人的游戏,它必须惠及全人类。"这句话道出了技术发展的真谛。 记得揭牌仪式那会儿,全场闪光灯亮成一片。我突然想到20年前人们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的场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圆桌论坛上各路大神唇枪舌战,但有个共识特别清晰:AIGC和RWA就是推动元宇宙发展的两个轮子。 腾讯的专家刘严打了个生动的比方:"AIGC像是给元宇宙插上了翅膀,让内容创作飞起来;而RWA则是给数字世界装上了锚,把虚拟资产和现实价值牢牢绑定。" 无聊猴的王跃分享的案例特别有意思:他们用AI技术帮老字号品牌做数字焕新,让百年老店在元宇宙里重获新生。这不就是数实融合最好的注解吗? 香港理工大学的李平教授展示的"数字变老"技术简直惊艳!通过摄像头实时看到自己80岁模样的那一刻,不少观众都惊呼出声。这种技术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想象空间巨大。 长城书画院院长任鑫说的话让我深思:"艺术永远需要载体,从龟甲到绢帛,从宣纸到NFT,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人类对美的追求。" 晚宴上,一位投资人朋友跟我说:"现在投资元宇宙,就像90年代投资互联网,你可能押错项目,但不会押错趋势。"这话让我想起最近特别火的"元宇宙地产",虽然争议很大,但确实反映了人们对数字空间的热情。 离场时,我看到不少年轻人围着嘉宾要签名。这一幕让我确信:元宇宙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正在通过这样的思想碰撞,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这场大会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元宇宙不是要取代现实,而是要拓展现实的边界。正如郑定向会长所说:"从物质文明到数字文明的迁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涅槃重生。"站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开端,我们何其幸运。大咖云集:元宇宙界的奥斯卡
联合国都坐不住了
AIGC+RWA:元宇宙的双引擎
艺术遇上科技:意想不到的火花
未来已来:我们准备好了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PolkaWorld停摆风波:一场由治理变革引发的社区震荡
- LTC、AVAX、TAO关键点位解析:当前市场该如何布局?
- 市场叙事大乱斗: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我们该如何投资?
- 加密货币市场惊心动魄:暴跌背后藏着哪些机会?
- 币市迷局:9月行情震荡中的投资智慧
-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
- 美国稳定币立法:一场金融革命的无声引爆点
-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
- ARB巨鲸集体出逃:散户该恐慌还是抄底?
- 比特币十月见顶?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狂欢
- 拆解非洲稳定币迷局:一位金融老兵的真实见闻录
- 加密市场惊魂24小时:老韭菜的血泪教训
- Solana凭什么赢得Visa和MakerDao的青睐?这个技术狂魔到底有什么魔力
- 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企业生存指南
- 历史性突破:美国GDP数据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
- 币市风云录:BTC双底现生机 ETH受压难突围 OKB成市场宠儿 名人币割韭菜套路再现
- Cosmos新玩法:流动性质押模块(LSM)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分析:抄底时机与风险把控
- 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
- 通胀警报拉响!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