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角 > X崩小时盘的个职惊魂人的日记场新一亲历

X崩小时盘的个职惊魂人的日记场新一亲历

2025-09-26 23:18:27 [工具] 来源:币潮智

11月8日那个阴沉的夜晚,我的航班刚刚降落在香港机场。打开手机,推特上关于Alameda资金问题的讨论已经炸开了锅。作为一个即将入职的新人,我没想到会赶上这样的"盛况"。Coindesk那篇爆出Alameda资产负债表的文章就像一颗炸弹,让整个加密圈为之震动。

记得入职前,Alameda的同事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还嘲笑那些质疑的声音。可当我真正走进办公室的第一天——上午11点整——FTT代币已经跌破了Caroline承诺的22美元"铁底",跌到了17美元。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氛围:三分之二的FTX员工和三分之一的Alameda员工都在焦灼地盯着屏幕。

我看到交易员们像热锅上的蚂蚁,拼命抛售主流资产来为FTX筹集资金。但更诡异的是,他们突然停止了操作。后来才知道,这是Caroline的命令——在14美元挂出1.4亿美元的买单,试图为FTT托市。这个数字不是随便定的,一旦跌破这个价位,Genesis等债主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来。到那时,Alameda的末日就真的到了。

入职手续办得心不在焉,我的注意力完全被这场"金融保卫战"吸引。整整15个小时,Alameda在玩一个危险的资金杂耍:既要托住FTT价格,又要应付FTX的挤兑。而随着债主们纷纷上门讨债,Caroline面临着一个无解的难题:有限的资金到底该先给谁?

办公室里的空气越来越凝重。FTX的提款请求像雪片一样飞来,而Alameda的流动性正在快速枯竭。虽然Caroline还在强装镇定,但交易员们眼中的恐慌已经掩饰不住。直到SBF那条"正在与币安洽谈收购"的推文出现,整个办公室瞬间凝固了。

那一刻我永远记得:有人倒吸冷气,有人短暂欢呼,但很快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我旁边一个入职三年的老员工突然崩溃大哭——公司完了。作为新人,我能感受到那种绝望:SBF只有在走投无路时才会寻求收购,这说明窟窿已经大到无法填补。

接下来的24小时像一场噩梦。第二天回到办公室时,FTX那边几乎没人来上班了。Alameda的员工还在机械地重复着昨天的操作,但眼神已经失去了光彩。晚上11点的全员会议上,Caroline终于揭开了残酷的真相:过去一年多,FTX像暴发户一样挥霍无度。

10亿美元收购破产矿企?花一二十亿回购币安持有的股份?巴哈马的豪华公寓和F形总部大楼?还有那些天价体育赞助?这些烧钱操作背后,是偷偷挪用用户资金做抵押的惊天秘密。当3AC等机构暴雷时,SBF面临的选择很简单:要么让Alameda破产,要么挪用更多用户资金。他选择了后者。

会议室里有人愤怒,有人痛哭。最让人心碎的是那个准备买房的女同事,她的首付款全在FTX账户里,现在全没了。更可怕的是,所有人都可能面临法律追责。Caroline提出让员工继续工作协助清算,但大多数人选择立即离开——包括我这个刚来两天的"短命"员工。

离开香港的飞机上,我想到那些无辜的同事。他们和我一样,以为在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工作。现在不仅失去积蓄,还要背负骂名。而真正该负责的人,却依然保持着沉默。这场崩塌中最讽刺的是:Alameda日常交易其实是盈利的,但贪婪的高管们用杠杆和欺诈毁掉了一切。

飞机起飞时,我最后看了一眼香港的夜景。这48小时的经历,比任何商学院案例都更生动地教会我一个道理:在金融世界,信任比黄金更珍贵,而贪婪,永远是崩塌的开始。

(责任编辑:盘点)

推荐文章
  • 与张丁文对话:一位投资人的商业哲学与人生思考

    与张丁文对话:一位投资人的商业哲学与人生思考 在投资圈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见过形形色色的投资人,但张丁文绝对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这位在创投圈有着"铁腕投资人"之称的连续创业者,不仅创立了多家企业,还带领SOON基金投出了不少明星项目。我最近有幸与他深入交流,发现他那些看似锋芒毕露的投资理念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商业智慧。创业基因:从小商贩到投资人说起创业经历,张丁文笑着给我讲了个故事:"记得我12岁那年,为了赚零花钱挨家挨户送报纸。后来我... ...[详细]
  • 李隆:主流币市场观察 - 10月3日BTC/ETH行情解读

    李隆:主流币市场观察 - 10月3日BTC/ETH行情解读 在投资这条路上,我常跟学员们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就像登山一样,跟对了向导,选对了装备,掌握了技巧,才能安全登顶。加密货币市场更是如此,风险与机遇永远是并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当前行情观察以太坊昨天的走势真让人捏把汗。早盘突破新高后稳稳站在1700美元上方,本以为能延续强势,结果大半夜突然来了个"跳水表演",一度探到1620美元附近。我盯着盘面看的时候,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好在1600这个... ...[详细]
  • STORJ币VS比特币:一文看懂两大加密货币的本质差异

    STORJ币VS比特币:一文看懂两大加密货币的本质差异 最近在币圈摸爬滚打的朋友们,应该都注意到STORJ这个项目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论坛的讨论中。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领域深耕多年的老韭菜,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STORJ这个"新贵",顺便也和币圈老大哥比特币做个深入对比。STORJ:不只是又一个山寨币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STORJ是在2018年的一次区块链峰会上。当时有个技术宅朋友神秘兮兮地跟我说:"这个项目在做去中心化云存储,说不定能革了AWS的命!"我当... ...[详细]
  • 一只Web3胖企鹅的零售革命:Pudgy Penguins如何打动沃尔玛?

    一只Web3胖企鹅的零售革命:Pudgy Penguins如何打动沃尔玛? 最近我刷社交媒体时,突然被一条消息震惊到了——那只在NFT圈子红得发紫的胖企鹅Pudgy Penguins,居然成功打入沃尔玛了!要知道,这可是全球500强榜首的零售巨头啊。从区块链货架到超市货架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脑海里浮现的画面特别有意思:一只憨态可掬的数字企鹅,摇摇晃晃地从元宇宙走出来,一头扎进沃尔玛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中。这种反差萌实在太强烈了!我特意去查了下数据,这次合作规模... ...[详细]
  • DeFi风险管理革命:当算法开始接管你的钱袋子

    DeFi风险管理革命:当算法开始接管你的钱袋子 说实话,每次看到DeFi领域那些动辄几个亿的资金被DAO组织像开茶话会一样讨论来讨论去,我都捏把冷汗。最近有个叫B.Protocol的项目打算给这事儿来个技术革命——他们想用智能合约来接管风险管理这个烫手山芋。DAO治理的美丽与哀愁现在DeFi圈子里DAO治理火得不行,2300多个注册DAO管理着177亿美元的资产,听起来挺民主挺公平对吧?但实际操作起来简直像在看一场政治真人秀——决策慢得像蜗牛,... ...[详细]
  • 以太坊Blob技术: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数据块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以太坊Blob技术: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数据块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寒冬里坚守的老韭菜,我最近经常听到"以太坊rollup路线图"这个词。但真正让我挠头的,是那个叫EIP-4844的升级里提到的"blob"。这玩意儿到底是啥?它凭什么能让以太坊的扩容之路走得更顺?从分片到Rollup:以太坊扩容之路的华丽转身记得几年前V神还在大谈特谈分片技术,那会儿我还在幻想以太坊能像乐高积木一样被拆分成无数个小模块。但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这玩意儿实现... ...[详细]
  • Bitroo全产套餐来了: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玩转挖矿

    Bitroo全产套餐来了: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玩转挖矿 最近Bitroo平台推出的全产套餐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货币领域的老司机,我必须说这个产品设计得相当走心。简单来说,就是让你用更少的钱锁定更多算力,在120天或180天内享受高达125%-135%的静态收益。这到底是个什么神仙套餐?让我用大白话给你解释解释。想象一下,你租用一台矿机挖矿,平时要一次性付清所有费用。但现在Bitroo说:"别急,你可以先付一部分电费,剩下的慢慢来。"这... ...[详细]
  • 日本GMO Coin大动作:XRP持有者意外收获空投福利

    日本GMO Coin大动作:XRP持有者意外收获空投福利 最近日本加密货币圈炸开了锅!GMO互联网集团旗下的GMO Coin交易所突然宣布要给XRP持有者发"红包"了。说实话,在这个监管日益收紧的市场环境下,这种消息就像寒冬里的一杯热咖啡,让人倍感温暖。空投细则详解:0.1511SGB/1XRP根据我从业内渠道获得的消息,这次空投的计算方式相当有意思。以2020年12月12日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为节点——那天美国SEC对Ripple提起诉讼,每个XRP... ...[详细]
  • 以太坊信仰者的救赎:从摘水果到赎回ETH10K车牌的奇幻旅程

    以太坊信仰者的救赎:从摘水果到赎回ETH10K车牌的奇幻旅程 那天下午的阳光特别好,Wesley给我发来一张照片:一辆红色保时捷的车尾特写,那块熟悉的"ETH10K"车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说:"你知道吗?这块铁皮比我车库里任何一辆车都值钱。"这句话让我想起三个月前,他还穿着工装裤在农场摘苹果的样子。一个工程师的倔强Wesley的故事始于香港中环的一间投行办公室。"当时我每天要打50个cold call,把债券卖给根本不认识的客户。"他苦笑着回忆,"那感觉就... ...[详细]
  • 以太坊L2扩展的未来:一场不容忽视的效能危机

    以太坊L2扩展的未来:一场不容忽视的效能危机 最近偶然翻到一篇相当硬核的技术分析文章,题目叫《opBNB与以太坊L2性能差异深度剖析》,读完后让我不禁陷入沉思。这篇文章难得地从实际数据出发,把以太坊的二层解决方案和BNB Chain上的opBNB放在显微镜下做了全面对比。两大生态的扩容困局我们都知道,以太坊的二层扩容方案这两年可谓百花齐放,什么Optimistic Rollup、ZK Rollup层出不穷。相比之下,opBNB这个BNB Ch...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