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的社精心交金融游一场设计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接触Friend.tech时,那种既兴奋又警惕的感觉特别强烈。这个号称SocialFi的项目,表面上是在打造一个社交平台,背后却藏着一个令人着迷的经济模型。 让我们从一个有趣的数学现象说起。Key的价格计算公式(S^2)/16000可不是随便写的,它藏着项目方的"小心机"。想象一下,你在超市排队,每多一个人加入队伍,商品价格就会上涨,而且上涨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不是很疯狂吗? 我做过一个小实验:当Key数量从10个增加到11个时,价格大约上涨0.013ETH;但从100个增加到101个时,价格会上涨约0.126ETH。这种设计简直就是"越早进场赚得越多"的完美诠释。 在这个生态里,平台、KOL和用户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有趣的是,我发现很多KOL对这个50%分成模式出奇地满意。记得有个朋友跟我说:"这不就是躺着收门票钱吗?"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当你花1.1ETH买一个Key时,实际上已经亏了19.2%。这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还没走出门就发现商品自动贬值了五分之一。 让我讲个故事:三个人合伙买了一头牛、一只鸭和一个鸡蛋,约定谁先退出就拿最不值钱的。神奇的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拥有整头牛的权利。这就是Friend.tech创造的价值幻觉。 我在Excel里做了个计算模型,发现当Key数量超过20个时,实际价值(BV)和期望价值(EV)的比例就稳定在30%左右。换句话说,你看到的账户余额有70%都是"空气"。 这让我想起日剧《今际之国的闯关者》里的"美人投票"游戏。当所有人都知道游戏终将结束时,理性的玩家会选择提前离场。在Friend.tech里,高价Key注定会成为"烫手山芋"。 上周有个用户在Discord抱怨:"我花了5ETH买的Key,现在需要115个新用户才能回本!"这种绝望我很能理解。 关于刷积分这件事,我发现很多人在犯同样的错误。他们以为持仓价值等于真实投入,却忽略了TVL才是关键指标。简单来说,大家都在用"假钱"博积分。 最经济的刷分方法?买自己小号的Key。不过即使这样,也得承担9.5%的本金损失。 难道Friend.tech就注定是个庞氏骗局吗?也不尽然。我看到一些Room开始提供真正的价值:有的组织线下聚会,有的分享独家投资分析。这让我想起早期的微信群,都是从闲聊慢慢发展出商业价值的。 可惜的是,高达20%的交易摩擦和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正在扼杀这个可能性。数据显示,平台已经抽走了25%的入场资金,这个比例简直令人窒息。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既为Friend.tech的创新设计喝彩,也为它的未来发展担忧。降低手续费、打击机器人,这两件事不做,再好的经济模型也只是昙花一现。揭开Ponzi的面纱
三方博弈的游戏
价值幻觉的陷阱
增长的终点在哪里?
刷分的真实成本
最后的希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艺术家别错过:friend.tech可能是你梦寐以求的社区平台
- 投资PEPE真能让你财富自由?这个数字告诉你答案
- 市场徘徊中的投资智慧:震荡行情下的交易策略
- 5000亿金融骗局大起底:张誉发和他的慈善帝国崩塌记
- 市场震荡加剧,比特币上演画门行情
- Meme币寒冬将至?资深交易员的真实观察
- OKB:加密世界的内部黄金究竟有何魅力?
- 在加密寒冬中淘金:我是如何挖掘百倍潜力币的
- 8月14日加密货币合约交易指南:稳健盈利才是王道
- Stars Arena遭遇黑客攻击后涅槃重生:300万美元教训带来安全升级
- Big Time代币引爆市场:一款真正能玩的3A链游来了
- 当Web3遇上华尔街:一场关于未来互联网与投资的深度对话
- 比特币矿业的减半前夜:一场静水深流的产业变革
- 当比特币遇见法拉利:加密货币如何驶入高端消费领域
- 9月比特币市场观察: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渐行渐远
- 比特币行情观察:10月8日市场走势全解析
- 当心!这些山寨币即将大放水,市场将如何应对?
- 5000亿金融骗局大起底:张誉发和他的慈善帝国崩塌记
- 比特币Ordinals:昙花一现还是NFT新时代的开端?
- Web3时代:互联网的民主化革命正在发生
- 搜索
-